手机看新闻

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开街迎新春

来源:福州日报 2020-01-22 11:16:51

[摘要] “名人故居,古厝,老街……满满的童年回忆。”走在鳌峰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内,年前回乡探亲的张榕感慨万千,“一条纯粹的古街,在现代都市里显得更为珍贵,既是市民的寄托,也是福州这座文化名城的一张珍贵名片。”

“名人故居,古厝,老街……满满的童年回忆。”走在鳌峰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内,年前回乡探亲的张榕感慨万千,“一条纯粹的古街,在现代都市里显得更为珍贵,既是市民的寄托,也是福州这座文化名城的一张珍贵名片。”

挖掘文化肌理,延续百年繁华,开街一年有余,鳌峰坊早已成为鼓楼区又一旅游胜地。吸收鳌峰坊的发展经验,更多的古街老城悄悄萌生新芽。1月21日,经过精心规划、保护修复,我市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开街,并同步开展特色迎春活动,15张全新的城市名片已然成形。“绣花”功夫

细心打磨老街区

15个街区,涵盖了全市文物古厝集中、文化底蕴深厚、城市印记明显的古城老街。区位不同、文化不同、特色不同,改造方式自然各有千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不同条件,各地的历史文化街区主要采取三种建设模式。

“一种是结合旧改和征迁工作对不协调建筑进行拆除、整治、改造,通过修缮保护文物、迁建保护历史建筑织补街巷格局,还原历史街区风貌;第二种是结合周边的重要风貌区、历史地段,深入挖掘街区周边文化资源,将街区与周边历史沿革要素连点成片,形成规模。”上述负责人介绍,第三种即最为常见的“微改造”模式,按照“整体保护、有机更新”原则对街区进行绣花针式的打磨,完善街区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优化配置街区功能,改善街区整体环境。

“老街区‘宝贝’多,大拆大建容易伤筋动骨,更需要我们有“绣花”功夫!”闽清县梅城镇党委书记江茂周全程参与了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街区原格局全面保留,街区改造面积近百亩,仅拆除了1000余平方米的不协调建筑并建成宽敞的公共绿地。除了修复,古厝古建绝不多加改动,力保“修旧如旧”。

“绣花针”式打磨,改的是细部和节点,穿起的是街区整体风貌。过去的鳌峰坊内,通向于山的状元古道长期为民宅堵塞,难以通行。建设过程中,施工方将堵塞通行的建筑拆除,李士甲故居等一批有价值的古厝得到精心修缮。如今的鳌峰坊中,状元古道、高士其故居、李士甲故居、鳌峰书院……不到300米的街道上,各类人文景观让人目不暇接。“鳌峰坊的状元文化古今闻名,我们也正着力升级街区业态,打响状元品牌,希望能传承闽都文脉的辉煌历史。”鼓楼区安泰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靖介绍。

内外兼修

古街更美更宜居

漫步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志愿者吴美娟的脸上写满了自豪。听闻街区即将开放,家住附近的她主动请缨担任导游。“这条街过去又脏又乱,地面坑坑洼洼,路上污水满地。现在干净又整洁,还挖掘和修复了不少文物。我已经等不及要向游客们介绍它的变化了!”

吴美娟的看法,也是众多街区老住户的共同心声。由于位居老城区,长期缺乏管养修缮,脏、乱、差成为众多老街区改造之前的共同面貌。结合城市双修理念,我市在打造历史文化街区过程中也着力提升老街区人居环境宜居度,结合环境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整治等,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提升街区整体品质及人居环境。

“鳌峰坊内除了各类古厝老宅,还有7个小区,数百户居民。”陈靖表示,借助同步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整修后的路面平坦宽阔,地下雨污管网整治保证了小区环境的整洁卫生,统一的外立面令人心情舒畅,街头绿地与各色休憩设施让居民们赞不绝口……“留下了文化精华,带来了美好的新生活。老街区里的居民现在是又幸福又自豪!”陈靖笑道。

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也为更高层次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智能街区的建设已在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内全面展开。“智能导览、智能广播、智能监控、智能水井、智能消火栓……老街区改造,不仅解决了困扰群众几十年的脏乱差问题,更通过切实行动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江茂周说,“改造工作开始时,不少群众有抵触情绪。看到成效后,所有人都是大力支持,全力配合!”

养成人才

老城保护更持久

中西结合的南洋华侨风、古色古香的书院一条街、充满历史气息的船政文化……走进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市民们可以在此欣赏到福州各地的特色建筑与工艺风格。但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详规处处长李菁看来,和古厝同样宝贵的还有幕后的民间匠人与古厝修复人才。

“福州的古厝资源格外丰富。这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既对现有资源进行了挖掘,也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古厝保护方面的人才,成为未来保护工作的新生力量。”李菁表示,通过组织各类街区培训、学习讲座、专业论坛等,我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民间工匠、设计团队、管理运营团队。

李菁表示,为培养更多合格的民间工匠,我市近年已着手开展古建筑木工、泥塑工、石工等多个工种修缮技艺工匠培训班,邀请国内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目前,已甄选出215名合格的行业工匠,大大充实了古建筑人才储备库。

为传承各地独特建筑文化,各县(市)区也积极推进街区工匠培养。为限度还原登高街的历史风貌,永泰县聘请街区内原住文人、手工艺匠人参与街区古建筑的修缮改造,令夯土墙等再现于新建筑的建设中。永泰县职业中专学校也同步开办古建修复专业平台,将街区改造现场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同民间匠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学习,培养更多后备力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00
精彩评论

回复还可以输入100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帮你找房

    • 不限
      • 鼓楼
      • 台江
      • 仓山
      • 晋安
      • 闽侯
      • 马尾
      • 长乐
      • 福清
      • 罗源
      • 平潭
      • 闽清
      • 永泰
      • 连江
      • 其他
      • 异地
    • 不限
      • 50万以下
      • 50-80万
      • 80-100万
      • 100-120万
      • 120-150万
      • 150-200万
      • 300万以上
    •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房天下服务协议》《房天下隐私权政策》
    相关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楼盘信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信息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