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新闻
[摘要] 星光熠熠耀福州 ——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式侧记
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颁奖晚会。本报记者 叶义斌摄
文艺表演。本报记者 叶义斌摄
福州节目《七溜八溜不离福州》。本报记者 叶义斌摄
采访《无尽攀登》主演夏伯渝。本报记者 叶义斌摄
女演员宫哲。本报记者 叶义斌摄
▲电影节评审团出席第八届丝绸之路电影节闭幕式红毯。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龚俊。本报记者 陈暖摄
星光熠熠,光耀福州。12日晚,水乡意境与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交融,闽越水镇化身露天的梦幻舞台,以璀璨夺目之姿“拥抱”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式。美轮美奂的舞台设计、星光熠熠的红毯、“金丝路奖”揭晓、颁奖晚会精彩纷呈,为本届电影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颁奖晚会
“闽味”延续 福州向世界发出邀请
福船、福桥、福塔……月色里的闽越水镇,在光影的投射下,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千年之前的有福之州。
作为本届电影节的重头戏之一,颁奖晚会延续了开幕式的匠心巧思,以闽越水镇水乡禅境和景观建筑为载体,配合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和舞台表演艺术,凸显浓浓“闽味”。
“丝路通天下,光影耀福州,妙啊……”在闽剧演员嘹亮的唱腔中,颁奖晚会拉开了帷幕。
开场表演歌曲《风从海上来》以“陆海辉映,以海为路,向海而生,开拓进取”为主题,选取福州本地代表剧种——闽剧为内容,用情景歌舞形式,表现闽剧与电影的渊源,展现闽都文化的精神内核。
在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爱琳和闽剧演员的一唱一和中,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意义被完美诠释。这时,夜空中“驶”来一艘“福船”,满载着本届电影节的各项活动成果,驶向远方。
颁奖晚会上,闽剧元素贯穿始终。生、旦、丑角轮番登场,在唱响本届电影节主题的同时,也为颁奖预热。
“逛不够三坊七巷的繁华,看不够鼓岭的日出夕阳,烟台山,古韵长……”青年演员们合唱的歌曲《七溜八溜不离福州》青春洋溢,向世界各国友人发出诚挚邀请。
此外,《山河故人》《越唱越强》《灿烂》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为观众奉上一场光影视听盛宴。
首设金丝路奖 提升电影节品牌影响力
作为本届电影节的一大亮点,也是当晚的重头戏,首次设立的“金丝路奖”主竞赛单元大奖也于昨晚揭晓。
本届“金丝路奖”参评影片达500多部,涵盖“一带一路”沿线42个国家和地区。评委会共评选出10个奖项,包括影片、导演、新锐导演、女演员、男演员、编剧、摄影、电影音乐或视觉效果、纪录电影、动画片等。
“在这次与各国评审的交流中,我们有分歧,也有共鸣,在最后的交流中达成一致,整个过程也反映了我们举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意义,那就是不同国家文化之间不断交流与碰撞,最终能够达成超越国家的共识。”第八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著名导演黄建新表示,在本届电影节期间,他惊喜地看到了许多的电影人和许多电影佳作,看到了无数饱含热情的电影观众,这让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享受到了电影艺术的无限魅力。
本届电影节开幕大戏《守岛人》斩获本届“金丝路奖”男女演员奖项。颁奖现场,获得女演员的宫哲向《守岛人》的原型——王继才夫妇致敬。“寸寸国土寸寸金,32年坚守祖国海防开山岛,争天斗海,鞠躬尽瘁,无怨无悔。感谢你们的付出,感谢千千万万如你们一样的驻守,让我们有了这繁华盛世。”宫哲说。
男主角刘烨则在视频连线中表示,在此次影片拍摄过程中,在大家遭遇困境情绪比较低迷的时候,导演鼓励大家用“守岛人”的精神来拍摄影片,让全剧组获得了莫大鼓舞。
据介绍,本届电影节(福州)执委会参照国际电影节奖项设立惯例,接轨国际性和专业性规则,首次设立了“金丝路奖”主竞赛单元评奖活动。业内人士表示,这对提高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知名度、影响力,提升福建、福州国际知名度都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跨越千里 借光影与歌声相拥
光影之约连接丝路之情。疫情使全球交流多了阻碍,但丝路国际电影节的如期而至,可以让人们依然通过光影艺术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话。
现场,颁奖嘉宾英国导演柯文思分享了他在中国拍摄电影的体会。“提起中国,我们总是想到功夫、熊猫,和中国这几十年惊人的科技成就。”而在柯文思看来,中国有着14亿人口,这意味着有14亿的故事可以讲述,“我希望通过纪录片的拍摄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当晚,不少未能到场的国际影人通过视频连线“云”参会,献上深情寄语。
“疫情之下举办这样的电影盛会非常不易。”获得本届“金丝路奖”影片《我从不哭泣》的导演彼得亚雷·多玛列夫斯基对此次电影节表达了感谢。“我一直想要做反映人类共同关心的、具有普世意义的影片,我相信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的情感和故事可以超越国界传播交流。”
来过福州两次的法国导演菲利普·弥勒同样现身“云端”。“我非常喜欢这种具有人文色彩的电影节,为我们提供相遇和交流思想的机会。”他说,福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通过电影节也为世界提供了了解福州、了解中国的机会。
来自各国影人的话语寄托着对于合作与交流的期盼,优美动听的歌声更唱出超越国界的共鸣。昨晚的颁奖典礼不仅是电影的盛典,更带来音乐的盛宴。
“这里,那里,同归一念。”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与中手常石磊以优美的高音合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愿景;
“为相聚,不远万里。”歌手李宇春唱出了全球影人跨越语言的障碍、跨越国别的距离,欢聚榕城的激情;
“from China to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to China.”歌手张韶涵唱出对中外携手创造更美好未来的期许……
红毯
“乘”福船 过“福桥”
放眼国际各大电影节,不论是开幕式还是闭幕式的红毯活动都是电影节一场不容错过的大秀。本届电影节红毯秀除了熠熠星光,仪式感、独创性让人印象深刻。
看!踏上本届电影节闭幕式红毯的各路明星,“乘”着福船而来,长长的红毯铺展在“福桥”上,踏上红毯便宛若走上了幸福之桥,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金鸡影后岳红激动地告诉记者:“国内外各大电影节红毯走过多次,这次的红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走上红毯,就像走入了水乡‘相框’,太美啦!”
红毯签名墙也让人过目难忘。本届电影节红毯签名墙是一面极具福州古厝标识的马鞍墙,传统的白墙黛瓦被艺术性地点染为蓝墙金瓦,既具闽都风韵,又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蓝色主打色相契合。曾主演了《百团大战》《邓子恢》等片的著名演员刘之冰,看到独具一格的红毯签名墙,便想起了他从前来榕拍片时在三坊七巷看到的福州古厝。“我与福州缘分不浅,这是我第二次来榕参加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之前还多次来福州拍戏,特别喜欢吃福州的肉燕、鱼丸。”刘之冰说。
与其他在红毯上款款而行的明星不同,纪录片《无尽攀登》的主人公、72岁的夏伯渝步履略显蹒跚,定睛一看,原来老人双腿装着义肢。1975年,夏伯渝在攀登珠峰时冻伤了双腿,只能截肢。1996年,他又不幸患上癌症,但他没有放弃对生命的热爱、对攀登的渴望,凭借不懈的努力与坚持,靠着一双义肢5次向珠峰顶峰发起冲击,并于2018年5月成功登顶。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夏伯渝说:“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才有希望。”
昨晚,当一群人戴着墨镜,手牵手登台与大家见面时,现场观众使劲鼓掌,他们是视障者,也是福建省残疾人艺术团“看到”演唱组合的歌手,入围本届电影节“金丝路奖”的影片《听见光》便是聚焦这群以声音“听”世界视障者的纪录片。应记者要求,他们在现场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无伴奏的合唱,当《贝加尔湖》动听的旋律从他们口中唱出,现场一片寂静,随后,如潮的掌声将他们包围……
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金丝路奖”主竞赛单元获奖结果
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金丝路奖”纪录片单元获奖结果
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金丝路奖”动画片单元获奖结果
回复还可以输入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