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上一页
/3页

主题: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十大猜想 房价或先升后稳

发表于2009-12-22

核心提示

跌宕起伏的2009年即将过去,新一年的经济图景正徐徐展开。在这张复杂的图景中,经济增长率、房价、通胀率将走出怎样的曲线?投资是否继续在“三驾马车”中一骑绝尘?新兴产业发展、收入分配改革、央企并购重组又将添加怎样的注脚?

发表于2009-12-22

GDP“坐九望十”

明年政策对经济的拉动将有所减少,但外需好转和民间投资增长将推动GDP增速达到10%左右,高于2009年增速而继续处于上行周期。

发表于2009-12-22

与改革开放30年平均经济增速9.8%相比,明年GDP达到10%左右,从长周期来看并非很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投资、信贷增长过快,流动性充裕以及热钱压力加大,汇率和贸易摩擦增多等经济过热时伴生的压力可能在明年出现。这说明世界经济环境变化以及传统增长模式的限制压低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挖掘内需动力和培育新兴产业的迫切性随之凸显。

发表于2009-12-22

通胀不会卷土重来

经历了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后,2009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重新转正,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胀已成现实。综合各方面因素,预计明年我国CPI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全年上涨2.5%、4%左右,物价上涨压力将温和可控。

发表于2009-12-22

尽管货币信贷的高速扩张较早引发了通胀预期,但近几年经验表明,其对物价影响往往不体现在CPI和PPI上,而体现在以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上升上。但需要警惕的是,由于翘尾因素以及信贷流动性释放,明年通胀率可能呈现“倒V”型走势,年中的通胀压力将最为明显。如果届时食品价格或国际油价出现突发性增长,CPI月度涨幅可能达到4%甚至5%,在经济未进入新一轮趋势性复苏的情况下,这种复杂局面将加大宏观部门的调控难度。

发表于2009-12-22

货币政策先于财政政策退出

事实上,2009年下半年,信贷规模已逐步恢复到正常增速,宽松货币政策操作正悄然回归中性。而与长于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相比,明年财政政策将继续发挥“调结构”的明显作用。

发表于2009-12-22
在货币乘数增强、外汇占款以及热钱增加的影响下,明年货币流动性仍将维持合理充裕。如果物价上涨明显,不排除央行下半年调高利率和准备金率的可能。2009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3%左右,明年如果继续维持这一水平,并不会带来明显的赤字压力。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历史时机,未来财政政策收紧的时间不会太早。
发表于2009-12-22

房价先升后稳

明年上半年,由于住房消费优惠政策并未完全淡出、商品房供应规模仍小于需求,房价仍将小幅攀升。明年下半年,随着开发商推盘力度加大,高房价造成的市场观望情绪变浓,市场供需格局可能出现逆转,房价上涨势头将得到遏制,从而呈现高位盘整格局。

发表于2009-12-22
长期来看,房地产价格将持续上涨,但并不会简单地线性上涨,而将呈现“锯齿”型上涨趋势。从这个角度讲,不能将2008年的楼市下跌看作金融危机带来的、百年不遇的一次行业调整,未来经济复苏形势、调控政策变动以及资金流动情况都有可能成为逆转房价的第一张“骨牌”。
发表于2009-12-22

“三驾马车”此消彼长

明年“三驾马车”动力将发生明显消长:投资增速适度回落、消费需求基本稳定、出口低位稳步复苏。

上一页|1|2|3|上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