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

主题:房产消费者亟需改变的五大误区

发表于2009-04-30
    消费者有买房的想法本没有错,可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肿脸充胖子却是极要不得的。
   那么,消费者为什么都想买房子,都想打肿自己的脸充胖子呢?支撑这样想法的不外乎以下的理由,事实上也是老百姓在买房方面存在的亟需改变的认识误区:
 
发表于2009-04-30
 一,中国人的传统是追求居者有其屋,安居方乐业的生活,因而,每人都要有自己的房屋。持这样观点的人显然是曲解了"居者有其屋,安居方乐业"的传统观念,因为"居者有其屋"指的是每一个人不要露宿街头,有房居住就可以了,而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产权房;"安居方乐业"指的是只要有安定的居住环境即可乐业,并不是说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产权房才能去努力工作,如果这样的话,全国将至少有50%以上的人难以乐业。
发表于2009-04-30
 二,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是件风光的事。有人说,一个人是否买房,是否买得起房成了其是否成功、是否有能力的象征。表面看来,这样的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有能力的人、成功地人买得起住房是成立的,可是不是买了房的人就一定是有能力的人、成功的人呢?
发表于2009-04-30
 三,因结婚而买房。很多人对这样的观点持肯定的态度,房产业界甚至将其视为刚性需求。对此,笔者认为是否拥有住房与结婚没有直接关系。诚然,结婚时拥有属于自己的新房确实是一件很好的事,可是不是没有自己的房子就不结婚呢?对于这一点,我想理性的人都会给出正确的答案。
发表于2009-04-30
 四,房产是最佳投资工具。这样的观点在房产市场火爆时期是成立的,当时也有一部分人因投资房产而获得较丰厚的回报,可在房产泡沫依然严重、房价已步入下行通道的今天是极不现实的,此时介入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房屋的功能应主要体现在居住上,其本质应该是消费品。事实上,任何一件商品在特定时期都可以作为投资的工具,如物资供应紧缺时期的粮、油、电器等生活用品;球票、演出票、车票等相对较为紧张的各类票证。这些商品在特定时期是可以用来获利的,是可以作为投资工具的,可从长期来看,称其为最佳投资工具是极不合理的。
发表于2009-04-30
 五,房屋能保值、增值。一直以来,被房产业界人士忽悠最多的是买房能实现保值、增值。
房屋真能保值、增值吗?诚然,在特定条件下,特定区域的房屋是能够保值、增值的,可将此泛化,称所有的房屋都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观点是极不正确的。
因为,短期来看,在目前的市场态势下,购买房屋不仅不能保值、增值的目的,反而由于房价已处下跌通道而使资产缩水;长期来看,随着房产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供应的加大,房产市场必将回归理性,房价也将会随供求关系的转变而有涨有跌,像前几年那样房产投机可以获取暴利是极不可能的。
发表于2009-04-30
 没有买房子的人不一定是没有能力,也有可能是他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也可能是暂时没有成功 

但买得起房子的,先不管成不成功,你就绝对不能说他没有能力了

发表于2009-04-30
引用:mine9 在2009-4-30 14:03:19写道:原帖
 三,因结婚而买房。很多人对这样的观点持肯定的态度,房产业界甚至将其视为刚性需求。对此,笔者认为是否拥有住房与结婚没有直接关系。诚然,结婚时拥有属于自己的新房确实是一件很好的事,可是不是没有自己的房子就不结婚呢?对于这一点,我想理性的人都会给出正确的答案。
 

 这也有错??

怎么没看出来啊!

发表于2009-04-30
 提出问题完全不解释的做法是值得批判的!!
发表于2009-04-30
 这也不是什么误区的问题,就是大家的普遍心里吧。怎么养也不能说是错的
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